坐标成都,全网求定位~~~从前有座山,山上有个不老的神仙?
引子:
从前有座山, 山里有个庙, 庙里有个老神仙在讲故事~~~讲的什么呀?
从前有座山,山里有座庙,庙里有个盆,盆里有个钵, 钵里有个碗,碗里有个匙,
匙里舀的是天下第一羹,我吃了,你谗了,我的故事讲完了。(手动狗头)
确实在辽阔的成都平原上,有一座仙山,
名叫彭祖山。
山上曾住着一位老寿星,
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,世间传说的不老神仙——彭祖
彭祖,彭姓,名翦,又称篯铿,被道教奉为仙真,以享寿八百多岁著称于世,是中国历史上,活得最久的人。
入世修炼,私下凡间
相传,玉皇大帝身边有两个“管家”,
一个陈抟老祖,掌管生死簿;另一个就是彭祖,掌管功德簿。
彭祖与陈抟老祖交情很好,一天,陈抟老祖因为天庭的“996工作制”劳累过度,想要睡觉,就把生死簿交给彭祖保管。彭祖说:“哥老倌你就放心睡嘛,这生死簿我帮你看着!”
彭祖虽是天上的神仙,但神仙也需要修炼啊!
俗话说,“不入江湖,焉知江湖”,凡俗红尘才是修炼的绝佳地方。
因此,彭祖对凡间生活也是向往得很,于是便趁同事睡着,自己下凡去了。
而彭祖下凡投胎的地方,就是彭祖山,也就是今天的眉山市彭山区彭祖山景区。
献汤尧帝,成就“雉羹”
一晃多年过去,时间到了尧舜禹时期。
尧帝带领子民开荒,由于长期“007” ,太过劳累落下了病根,
只要一“加班”,就会头晕目眩。
尧帝的子民们都很担心他的状况,但是又没有好的法子去医治,只有无奈叹气。
而彭祖体恤尧帝勤政爱民,于是花了很多时间,终于研制出一种野鸡汤,把这汤献给了尧帝。
尧帝喝了野鸡汤,立马感觉一股暖流顺着脊背涌上头顶,顿时神清气爽,重新有了精神,
再也不头晕了!
野鸡汤在古代被叫做“雉羹”,雉羹不仅治好了尧帝的顽疾,还让他的身体更加强壮,每天“上班”都充满了激情。
据传,彭祖的“雉羹”配方来自天上,经过彭祖改良后,才成了凡人也能受用的养生膳食,和其他被他改良或新创的菜肴一同,被囊括进了“彭祖养生三术”中的“膳食术”里,彭祖也因此,被称为中华烹饪鼻祖。
后来,这碗神奇的雉羹流传到了清代,被微服南下的乾隆皇帝尝到,当即赐名“天下第一羹”。旧时帝王宴,今日百姓餐,“天下第一羹”现已加入彭祖山景区膳食馆养生套餐。
三娥济世,被封仙女
凡人都是有寿命限制的,但彭祖和家人们,一直吃着彭祖改良的养生膳食、练着彭祖改良的行气法术“导引术”,尽管身边的友人一个一个都在衰老、死去,但他们仍然健壮。
一晃多年过去,家人终究是凡体,也相继辞世,直到彭祖飞升,他先后娶了49个妻子,生了54个孩子。
在彭祖的众多孩子里面,排行老三的女儿三娥,生性善良,是彭祖最疼爱的女儿。三娥一直跟在父亲彭祖身边,学医治病,采药炼丹,不仅成为了父亲的得力帮手,还经常行走民间,帮助了许多百姓。
三娥死后,被当时的帝王追封“仙女”称号,她常生活的地方,被称为“仙女山”,后更名彭祖山,也就是现在的彭祖山景区。
彭祖山景区周边的居民,为纪念三娥同时也为向她祈福、求子,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都会自发来到彭祖山景区仙女平台上祭祀。这一民间活动,就是“三月初三朝山节”,现在成了省级非遗民俗文化活动。
回归彭山,飞升成仙
看遍了红尘冷暖,尝尽了生死别离,彭祖回到了出生的地方,彭祖山,在现彭祖山景区的彭祖仙室里修炼仙法,最终飞升,回到了天上。
飞升前,彭祖叫来彭祖山附近居民,把彭祖养生三术无私地教授给了他们,使彭祖养生术得以流传。而得到了彭祖养生术的附近居民,寿命大大延长,这影响一直延续至今。现在的彭山区,成了“中华长寿之乡”,百岁老人数量达50人,万人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倍。
至此,彭祖下凡刚好800年。他留下的仙蜕,被安葬在了彭祖仙室的上面,成了彭祖墓。每年,全世界范围内的彭氏宗亲,都会来彭祖山彭祖墓前祭拜彭祖,这一彭祖祭祀活动,成了世界级非遗文化活动。
记好坐标,向不老出发
关于这位不老神仙的故事就暂时讲到这里了,拿上你的小本本,请记录下这个不老之地的坐标,北纬30°/东经 105°,想解密更多的不老秘密,还得亲身来体验。